法制晚報訊(記買屋者 汪紅 實習記者 梅雙) 三中全會提出的司法改革體現了回歸憲法的趨勢;“庭審中心主義”絕不能是庭審集權,要給律師說話的機會;法官審案不能下級服從上級。
  11月20日,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邀請法學界多位權威專家和著名律師舉辦薊門決策論壇,就“新形勢下司法改革與中國支票貼現法治願景”展開研討。專家認為,這次三中全會公報和決定中,對中國法治建設和司法改革可謂濃墨重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申了“維護憲法法律權威”這句口號。
  創新突破 
  江平教授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憲馬爾地夫法法律至上,保障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法院獨立審判是公正審判的基礎。 
  司法系統傢俱改革體現回歸憲法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說,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依法治國方面有所突破,司法改革亮點很多。首先就是強調了憲法和九份民宿法律至上,改變了過去錯誤的“三個至上”原則。
  江平說,所謂“三個至上”,指的是黨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三個至上”多年來一直影響著法院的判決,特別是黨的利益至上。很多時候,黨的利益實際上變成了政法委員會的利益,成為政法委員會幹預法院審判的依據。
  江平強調,審判權只能由法院行使,而法院只需考慮憲法和法律的利益。因此,“三個至上”存在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教授表示,現行的司法改革體現了回歸憲法的趨勢。法院和檢察院是否以憲法作為依據來履行審判權和檢察權,一直以來存在爭議。在三中全會上特別提到,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都要忠於憲法,理解適用憲法,這是一個亮點。
  法院適用法律來裁判案件,而憲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案件推理的大前提。法院就是一個適用法律保護人權的機構,在保護人權的時候不能將憲法排除在外,憲法也是法律。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焦洪昌說,在憲法中,從來沒有把地方的法院、檢察院當成其所在地的附屬機關。憲法把檢察院、法院單獨提出來,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不分中央法院和地方法院,這次司法改革回歸了憲法。 
  “去地方化”是審判獨立前提
  江平教授說,三中全會提出,要保障法院和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獨立審判是公正審判的基礎。
  目前,法院的獨立審判受到來自中央和地方兩方面的干擾,特別是地方。審判中“去地方化”是保障審判獨立的重要環節。
  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江平說,這是一大創新。如果法院的人、財、事權都由地方政府掌控,法院當然要聽命於同級政府。只有切斷法院和地方的直接領導關係,把領導權上收,才能確保法院的審判獨立。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教授說,這次“決定”里提出“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中國一定要保證法官審判獨立,這是中國法院有希望“去行政化”最基本的必要前提。 
  加強庭審  要給律師話語權
  江平教授說,三中全會提出司法是保障人權最關鍵的措施,這也是一大亮點,比如撤銷勞動教養制度就是一種體現。再有,過去一直默認“寧可錯殺也不錯放”的觀念,此次提出“無罪推定”原則,是審判思想的重大轉變。
  無罪推定解決的是“維權”還是“維穩”的關係問題。以“維穩”為主,當然要嚴判,但很可能錯判;如果以“維權”為主,就必須推行“無罪推定”原則。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刑事委員會主任、著名刑辯律師田文昌在會上表示,審判獨立的一大進步就是強調“庭審中心主義”,過去庭審在很多時候都是走過場,開庭前把事都辦完了。
  但“庭審中心主義”絕不能是庭審集權,現在法官的庭審集權主義越來越嚴重了,導致辯審關係日趨緊張,經常出現不讓律師講話甚至將律師轟出法庭的事件。
  改革期待
  江平教授坦言,中國法院的行政色彩很強,幾乎和地方的領導體制完全一樣。要實現審判獨立就必須把司法運行機制與政府行政體制運行徹底分開。
  法官不是下級服從上級
  江平教授說,此次三中全會提出,要使法院系統和地方管理系統適當脫鉤,這就表明法院系統要“去行政化”。中國法院的行政色彩很強,長期以來和地方的領導體制完全一樣,政府分成縣、市、省、中央;法院也分為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
  法院的工作人員是公務員,但與一般政府機關的公務員不同。政府公務員是下級服從上級,但法官不應該是下級服從上級,而現實狀況是法官在很大程度上聽命於上司。實現審判權獨立的核心是司法權力運行必須真正符合司法體制運行原則,把司法運行機制與政府行政體制運行徹底分開。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院長費安玲教授呼籲,要讓法官活得更有尊嚴。公民的人格需要獨立,在一個國家的法制建設進程中,法官作為職業人的人格獨立更為重要。
  人格獨立要以物質為保障,要讓法官活得像一個職業人那樣有尊嚴。有的基層因地方政府財政緊張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難免讓有些法官去從法律之外尋找不當收入。
  另外,法官的人格素養還應追溯到法律人的培養問題。我們的法學教育更多的是告訴未來的法律人一些技術上的東西,很少教育學生如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人,根據什麼來審理案件。應對高等院校的法學教育進行精細化設計,法律人的培養更應是人格塑造的培養。
  深度建言
  張千帆教授表示,要在中國建立有效的法律規範審查制度,保證憲法和法律在全國的實施沒有阻礙。
  建立法律規範審查委員會
  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張千帆教授說,司法公開是解決司法腐敗的有效途徑,但不僅是審判流程的公開,還應公開判決過程中的少數意見。
  在判決過程中,尤其是合議庭的判決中,司法意見未必是統一的,如果允許對少數意見和多數意見的爭論都公開,可以避免司法判決中的“貓膩”。另外,應在中國建立有效的法律規範審查制度,保證憲法和法律能在全國得到沒有阻礙的有效實施。
  張千帆教授說,現在大多數違憲違法的規定都來自地方,有的僅為內部紅頭文件,要落實憲法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建議建立法律規範審查委員會,由法律職業人士構成,負責依據憲法、法律、法規等上位法,審查規章及規章以下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保證國家法律體系和諧統一。
  田文昌律師認為,要解決法官腐敗有兩條途徑,一個提高法官薪水,二是強調媒體監督。媒體只要不造謠誹謗,作出任何評價都是可以的,要讓媒體能真正發揮監督作用。現在法院的人財物提升到省級管轄,但省里地方保護也不少,將來應進一步深入改革,最後上升為中央直管。
  財政經費安排涉及到一個重要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的“辦案提成”,公檢法機關辦案從贓款中可以提留很大一部分作為經費,這是非常可怕的,可以推動司法機關“製造案件”。很多案子無法平反就是因為把錢扣了,必須把案款提留制度徹底廢除。
  “大勞教”改革應儘快啟動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刑法室主任劉仁文說,12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會正式廢除勞教制度。現在僅是黨內文件,還須轉化為法律形式。下一步應儘快啟動對“大勞教”制度的改革。所謂“大勞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制度:
  一是強制戒毒制度。目前全國約有20多萬強制戒毒人員,強制戒毒時間很長,涉及到剝奪人身自由,需法律來裁決。
  二是針對賣淫嫖娼的收容教育制度。目前規定可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對賣淫女和嫖客判處高達兩年的收容教育。有關係的人公安機關可能僅罰款,沒關係又沒錢的就被送去收容教育。
  第三類是針對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的收容教養制度。公安機關可對被處收容教養的少年剝奪長達1-3年的人身自由。
  第四類是針對精神病人的強制醫療和強制住院治療制度。此外還有治安拘留、刑事拘留、留置等。
  劉仁文說,這些“大勞教”也存在與小勞教相同的弊端,對它們都要按照法治的思維朝司法化改造的方向努力。
  本版文/記者 汪紅 實習記者 梅雙
  攝/記者 汪紅
(編輯:SN0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uzgixky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